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會遭遇情感困境,很多人都會想到求助專業的咨詢師?,F在網絡信息十分發達,各種情感心理咨詢平臺層出不窮,都聲稱可以解決來訪者的各種問題。作為一個專業的情感心理咨詢機構,花魁情感不得不友情提醒您,一定要找到一個真正適合你的、真心愿意幫助你的咨詢師。如果你找錯了,輕則浪費時間錢財,重則會讓事情愈演愈烈,讓你變得更加痛苦。
目前而言,在情感心理咨詢行業和醫療行業很相似,雖然你不太會因為情感心理咨詢沒有做好就丟掉性命,但是對很多人而言,自己的精神可能比身體更難以允許讓他人觸碰,怎可讓不靠譜的人隨意處置呢。
在咨詢行業,廣泛存在著良莠不齊,通過競價排名、花錢打廣告、包裝渲染、明星代言等很多手段方法讓處于情感困惑狀態的來訪者誤以為找到了救命稻草,不惜花重金去找對方解救自己,但是對方未見得是合格的咨詢師,很多人以為自己參加的活動是正能量的沙龍活動,卻不知道自己已經墮入歧途。
如何才能判斷一個咨詢師能否幫到自己呢?這也是來訪者最關心的問題?,F在很多咨詢師都會自稱自己是“資深”的,還會秀出很多證書、很多導師學習經歷、培訓經歷來做說明。王婆賣瓜自然自賣自夸,作為來訪者,一定不能“聽風是雨”。要判斷一個咨詢師是不是自己需要的那個“對的咨詢師”,花魁情感以業界良心告訴你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判斷:
1、咨詢師必須取得相關執業資格證書。
首先,你要確定這個咨詢師是有證書的。有些人只是自己比較感興趣,讀過幾本書。這些人可能也能談出很深刻的人生哲理,或者能說出幾句專業語言,但是國家規定的是從事情感、心理咨詢工作,必須取得“婚姻家庭咨詢師”、“心理咨詢師”證書。否則就等同“無證駕駛”。
和其他服務行業一樣,“有證”和“能做”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一般,一個咨詢師從拿到證可以真正做咨詢要1-2年的時間。這1-2年里,這個咨詢師并不清閑,需要不間斷地培訓和實踐,來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實操能力。但這并不是說取得證書時間越長越好,如果沒有繼續教育和實踐經歷,“老人”一樣是新手。就像考過駕照,6年換駕照了,還一次沒用過的人,你敢坐他的車嗎?
2、一個優秀的咨詢師,一定是一個有自己的理念,不隨波逐流,有思想力量和人格魅力的人。
你從他的文筆當中是可以看到一種他獨有的東西,你能直覺他可以幫助到你,這就是重要的前提;反之,如果看他的東西總是讓你心情更加糟糕,那么這樣的咨詢師你就不用嘗試了。
還有一個重要提醒,現在網絡上各種咨詢師比比皆是,有些是專業的,有些是兼職的,有些是沽名釣譽的,有些是魚目混珠的,你要學會甄別。咨詢師的真實身份倒不是重要的,但他的觀點和分析見解卻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要迷信什么國家一級心理咨詢師,知名情感專家之類的,也不要病急亂投醫。在諸多情感咨詢師當中,盡量不要去找那種只會講情感故事,或者寫“讀者來信”的,基本上,這些故事或來信大多都是編的,只是編的水平高低而已。
總體而言,實體咨詢一定好過網絡咨詢,這就好比實體店一定好過網店的道理。但關鍵還是看對自己有沒有幫助。
3、咨詢師的三觀和人品很重要。
如今浮躁的社會,不少人的三觀都有問題。一個三觀不正的咨詢師,你千萬不要指望他能夠幫助到你。
4、咨詢師的閱歷和TA的專業儲備同等的重要。
就應對情感問題而言,一個咨詢師的閱歷是非常重要的。優秀的咨詢師一定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所以他才會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來給出你寶貴的建議,這種建議其實是他對人生的思考和總結,是難能可貴的結晶。
5、不盲目看重、相信咨詢師的“培訓經歷”。
如果一個咨詢師到處參加培訓,積累的證書有一大摞,寫在簡歷里的也有許許多多的培訓,來訪者一定要引起注意。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個咨詢師花了這么多時間參加培訓,如果都是認真參加的話,他還有多少余力做咨詢?
所以,并不是培訓參加的越多,咨詢能力就越強。首先,不是每個培訓都是質量比較高的。有很多“課”往往是一些咨詢師賺錢的工具,質量并沒有保障。很多新手咨詢師并不清楚,誤打誤撞就去參加了。所以培訓不在量,在質。其次,培訓的內容也許不錯,老師也挺好,但是這個咨詢師是否認真的聽過,也不能確保。一般而言,如果參加過一些比較系統、有一定錄取要求、也有考核要求的培訓,相對而言,可靠性高些。
6、不要迷信咨詢師的網上“口碑評價”。靠譜的資深情感咨詢師肯定不會天天頻繁的出現于各平臺發長帖、長文。
服務行業,其實非??粗亍翱诒?。如果有一個咨詢師的“點評網”作為中立的平臺,評價每個咨詢師,我相信是會比較便利消費者的。不過也因為心理咨詢服務畢竟不同于統一、格式化的服務,對每個來訪者可能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甚至比醫學處理更為復雜,自然很難做到“中立”。在沒有解決這個公開評價體系的基礎上,我們只能通過口口相傳的“口碑”來作為參考依據。
這樣的“口碑”可以通過網絡檢索,了解這個咨詢師過去的社會活動情況、評價情況。當然未必是社會活動比較多的老師,就一定是好的老師,這個跟莆田系一樣,不是廣告打的多,就是好醫院好醫生。來訪者更應該關注的“口碑”是要關注這個老師的執業道德和倫理操守。這個咨詢師的態度是不是比較認真,是不是能把來訪者當回事處理。因為過于專業的技巧,其實很難通過他人之口來轉述,但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和工作態度,還是可以被觀察到的。
7、看看咨詢師(咨詢機構)的對外宣傳方式。
跟所有行業的廣告一樣,往往吹噓自己什么都可以的,有什么神奇療效的,一般都不太靠譜。在咨詢師或咨詢機構的對外宣傳中,也經??梢砸姷酱祟惐容^夸張的宣傳方式。具體表現有:
頭銜很多:在宣傳中,往往咨詢師的頭銜越多,也越不靠譜。一個要靠很多頭銜身份來彰顯自己咨詢師身份的咨詢師,值得你思量了。咨詢師行業目前官方認可的證書只有國家二級、三級心理咨詢師和婚姻家庭咨詢師。一般而言,二級咨詢師才達到了從事咨詢工作的基本能力,三級咨詢師是不具備的,只能從事輔助性的工作。(當然,實際上,大多數獲得二級心理咨詢師證書的人也不具備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基本能力。)如果一個人的頭銜里,有過多XX師,可以問問他,這個證書是哪里來的?關于這個領域有接觸了解多少?如前所述,咨詢師主要是靠自己的專業素養來獲得,取得證書后,這個老師在這個領域做了些什么才是關鍵,如果僅僅只是拿到一個證,就出來從業了,那是誤人子弟的。
還有,甚至有些咨詢師以聽到的故事撰寫成文來說明自己的咨詢經驗,觸犯了職業倫理,這是值得來訪者警惕的。還有,有些人很適合搞創作,但是咨詢是面對面的交流的工作,寫的好未必做的好。
8、關于收費的問題,一定要認識清楚。
很多人對咨詢師行業收費是有些誤解的。一來會認為服務業一小時收幾百塊好像很貴,二來覺得心理咨詢并不像其他的服務業那么快有效果,坐下來主要還是自己在說,就收掉這么些許,是否劃算。咨詢的收益沒有這么直觀(雖然我覺得收益可能是無價的,因為關系到我們到底接下去該怎么生活),所以容易被吐槽認為比較貴了。
而實際是,一個咨詢師要做的好,不是坐在那里聽故事,點點頭就了事的。要從這些故事里,抽絲剝繭,解開這個人一生困擾的“線頭”,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這是經驗、培訓以及個人天賦綜合的成果。那些以免費或非常低的價格招徠生意為主的咨詢,往往可靠性就不是很強了。如果確定要做心理咨詢,首先你要準備好出一定的費用。否則,你花了時間,花了精力,而且把自己的生命打開,解剖深層的內容,這本身是有巨大勇氣的,在錢方面節約,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失所望。
9、選擇在工商正規注冊的咨詢機構,而不是“個人工作室”。
一比較正規的情感心理咨詢機構,是指以心理咨詢為主營業務,有自己獨立的咨詢工作室。能夠有較好的職業道德,沒有違法違紀的有關報道,一般可以信任這個機構所在的咨詢師。畢竟,從機構角度,需要保障自己的品牌,一般不會隨便讓不合適的人擔任咨詢師角色。而咨詢師如果個人從業,無形中就缺少了一道保障機制,這是需要來訪者做好思想準備的。
10、一個咨詢師本身的生活狀態很重要。
在中國,由于行業發展現狀,大量從事心理咨詢行業的人是兼職,也就是說,這并非是他的主要謀生手段,或者至少不是唯一謀生手段。
咨詢工作,本身是需要有一個較為安定的心理狀態的人從事才比較好,而經濟收入的穩定,是一個人內心安定的保障之一。如果咨詢師自己的謀生狀態不好,或者自己的內心比較急切,恐怕對于大多數本來也就碰到類似問題的來訪者是沒有多大幫助的,甚至咨詢師會因為利益驅使,而做出一些對來訪者不利的事情。
情感心理咨詢工作,需要是專注與投入,這個投入既有時間投入,也有精力投入,而且這個投入的要求還不低。沒法想想,一個本職工作已經非常繁忙的人,或一個家庭負擔已經很重的人,在業余時間,花幾個小時看會兒書,就可以輕松應付心理咨詢工作。
所以專職和兼職恐怕不是問題,一個好的心理咨詢師可以是兼職的,也可以是專職的,但前提是,這個老師可以做到并不因為心理咨詢工作收入的原因影響自己與來訪者的關系,也可以確保自己有時間投入到咨詢工作以及咨詢有關的研習活動中。所以,比較好的狀態或許是,這個老師并不依賴心理咨詢謀生,而他也有較為充足的時間學習、思考,放慢自己的腳步,也能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及別人的人生。
目前,有不少咨詢師從業者是抱著好玩的心態、打發時間的心態或者賺快錢的心態來從業,也有些是因為自己的人生過得很痛苦,自己卻不想面對,反過來通過拯救黎民大眾來獲得成就感,這是需要警惕的。專職兼職本身不是問題,而是面對一個工作,是抱著職業的態度,還是更多為自己考慮的態度,才是問題。
11、這個咨詢師的擅長領域正好是自己需要的。
咨詢師的考核和學習目前主要還是以解決情感、婚戀、家庭等人際關系問題為主,另外,大多數人都比較能理解婚姻家庭是什么樣,所以多數心理咨詢師在這些領域的表現更佳。但是,有些專業的問題,需要尋找更為擅長的咨詢師。
有人會關心,我的情況,找男老師還是女老師更好?性別會給人一些刻板印象,其實適合你的心理咨詢師,只有你自己見過、感受過他(她)的風格和氣場才知道。未見得男老師不能理解你的感受,也未見得女老師就不能承受比較復雜的人生經歷。一個專業的老師,是可以做到“無性別差”的。不致于因為自己的性別,就忘記自己作為咨詢師的本色。當然,作為他本來的性別所具有的優勢,比如男性更為理性、女性更為溫婉,也許會成為錦上添花的東西,但這不應該成為選擇一個合適咨詢師的緣由。
12、在咨詢過程中,千萬不要知易行難。
當你確定某個咨詢師確實能夠幫到你以后,你就要聽這個咨詢師的建議,簡單說,要按照咨詢師說的去做。知易行難,如果你知道了卻還是做不到,也是枉然。
咨詢師給你建議或方向后,在一段時間內,你如果有問題就直接找這個咨詢師,千萬不要再去找其他咨詢師,包括再去看網上鋪天蓋地那么多的關于情感的文章,因為那樣會對你造成極大的干擾。